阅读文章

唐诗对偶句中的“看”字

[日期:2018-01-24] 来源:作者贴稿  作者:王义然 [字体: ]

唐诗对偶句中的“看”字

王义然

唐代李商隐有一首关于爱情悲剧的无题七律,全文是: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根据律诗的特点,这首诗押的是an平韵,所以末尾的字应当读平声。据此,一些音韵学者为了证明古音与今音的不同,常常拿此文的字说事。然而,笔者分析认为,在唐代,字读音的声调是平、仄两读并存的。所以,这种读音差异是方言差异,而不是古今差异。下面,笔者用唐诗对偶句中的“看”字既与平声字相对仗,又与仄声字相对仗的实例证明这种共时并存状态的真实存在。

 

一、“看”是仄声字 读去声调

这里是笔者从《全唐诗》中精选的12对对偶句。在这些对偶句中,“看”字都处于对仗位置,而与之对仗的字都是平声字。这就充分证明了这些诗文的作者是把“看”字视为仄声字、读为去声调的。

1、卷276_43 【送浑炼归觐却赴阙庭】卢纶

彩衣人竞看,银诏帝亲书。

2、卷343_68 【游城南十六首·风折花枝】韩愈

浮艳侵天难就看,清香扑地只遥闻。

3、卷497_2 【寄王度居士】姚合

无竹栽芦看,思山叠石为。

4、卷506_52 【骆谷行】章孝标

山花织锦时聊看,涧水弹琴不暇听。

5、卷509_2 【经杭州】顾非熊

晚涛临槛看,夜橹隔城闻。

6、卷708_56 【牡丹花二首】徐夤

朝日照开携酒看,暮风吹落绕栏收。

7、卷723_22 【赋得送轩辕先生归罗浮山】李洞

诗帖布帆猿鸟看,药煎金鼎鬼神听。

8、卷884_43 【岳阳云梦亭看莲花】崔橹

曾向楚台和雨看,只于吴苑弄船寻。

9、卷448_77 【从陕至东京】白居易

花共垂鞭看,杯多并辔倾。

10、卷454_7 【洛下送牛相公出镇淮南】白居易

万人开路看,百吏立班迎。

11、卷455_49 【路逢青州王大夫赴镇,立马赠别】白居易

赫赫人争看,翩翩马欲飞。

12、卷457_63 【追欢偶作】白居易

何处花开曾后看,谁家酒熟不先知。

 

二、也是平声字 读阴平调

    这里也是笔者从《全唐诗》中精选的12对对偶句。同样,在这些对偶句中,“看”字都处于对仗位置。不同的是与之对仗的都是仄声字。这就充分证明了这些诗文的作者是把“看”字视为平声字、读为阴平调的。

1、卷4_24 【百丈山】李忱

日月每从肩上过,山河长在掌中看。

2、卷29_53 【杂歌谣辞·步虚词】韦渠牟

鸡声随羽化,犬影入云看。

3、卷86_40 【出湖寄赵冬曦】张说

窘步同行乐,遒文互屡看。

4、卷108_24 【奉和圣制同二相已下群臣乐游园宴】崔尚

北阙云中见,南山树杪看。

5、卷147_110【送卢判官南湖】刘长卿

水禽前后起,花屿往来看。

6、卷148_95 【过邬三湖上书斋】刘长卿

向郭青山送,临池白鸟看。

7、卷151_2 【送子婿崔真父归长城】刘长卿

桃叶宜人诚可咏,柳花如雪若为看。

8、卷261_7 【寄题杜拾遗锦江野亭】严武

腹中书籍幽时晒,肘后医方静处看。

9、卷228_55 【宿府】杜甫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10、卷230_11 【承闻河北诸道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杜甫

周宣汉武今王是,孝子忠臣后代看。

11、卷233_47 【小寒食舟中作】杜甫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12、卷234_39 【放船】杜甫

村荒无径入,独鸟怪人看。

 

三、两调并存的启示

1、“看”字读音的平、仄两调是方言差异,不是古今差异。以上两类实都出于《全唐诗》,源于同时代。这说明在唐代,字读音的两种声调是共时并存的。而这种共时并存正是不同作者所携家乡方言读音的反映。如,在两类实例中,有白居易四例,均读仄声调;刘长卿三例、杜甫四例均读平声调。这就证明了不同作者的方言语音习惯是不同的。

2、“看”字读音的平、仄两调与“看”字所表达的字义无关。在以上笔者精选的二十四对对偶句中,字的字义,都是用眼睛观察的意思。这就证明了字读音的平、仄两调,只是一个字不同方言读音的区别标志,而不是其所表达字义的区别标志。

而今的《新华字典》上,字也有两个注音,一个是去声调的kàn,一个是阴平调的kān。其中,阴平调只在“看”字作“守护”之义解的情况下使用。

根据笔者以上分析可以断定,《新华字典》的这种标注其实是不合理的。因为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实,两调并存与“看”字所表达的字义毫无关系。据笔者观察,现实中大多数人在遇到“看守所、看护人”之类的称谓时,根本就不把字典的注音当回事,都把“看”字读为去声调。这就像字典把“亲”字注为“qīnqìng”两个读音,并把“qìng”这个读音限定在“亲家”一词使用是一样的,属于个别学者的主观臆断,不符合从众原则,故不能服众。

3、同一个字的读音声调不同,是一以贯之的方言现象。陆法言在《切韵序》中说:古今声调,既自有别。诸家取舍,亦复不同。吴楚则时伤轻浅,燕赵则多伤重浊。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很显然,其在将六朝韵书融为《切韵》一炉时,就遇到了同一个字的读音在不同地区声调不同而难以取舍处断的复杂情况,这说明在唐朝之前,这种方言现象早就存在;笔者所撰本文及其姊妹篇《唐诗对偶句中的“直”字》,以充分的证据证明在唐朝这种现象仍很普遍;字典上同一个字的读音被标注为不同声调是这一现象经历史传承至今犹存的见证。

结论:在没有统一的语音标准的情况下,人们作诗取韵、取调,都只能按照各自的方言语音。所以,在古代诗词名篇中出现一些失韵、失对现象,都是作者方言语音的流露,不足为奇也无可厚非。




阅读:
录入:此木为柴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整字书同文与偏旁书同文

下一篇:讣告:徐思益教授因病逝世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