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

不要将“汉语拼音”和“电脑输入”当成解决“汉字危机”的替罪羊——驳“汉字危机论”之一

[日期:2013-12-03] 来源:评作  作者:曲振兴 [字体: ]

   人民网E政广场建议第35372号:《化解汉字危机的长远之计之一:当务之急做两件事》;第35373号:《小学中低年级不宜学拼音是尊重客观常识:不仅是化解汉字危机——化解汉字危机长远之计之二》,笔者对此具有不同意见,现以“批驳”的方法与作者切磋交流,供大家参考借鉴。
  原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民族只有凭借特色鲜明的文明,丰富人类世界的智慧,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才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资格。丢弃了汉字文化,中国人是什么?还有资格称世界文明的老大?什么都不是,跟屁虫而已。
  批驳:此言差矣!汉字和汉语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只有走上世界,才称得上是世界的。否则闭关锁国,自恃清高,自称“老大”,无所谓“丰富人类世界的智慧,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一方面要坚持汉字和汉语文化的学习和应用,一方面要向世界文化技术领域进军,才能与世界文明和文化同步。与世界语言文字相融相通,互相转换的行为,并非“跟屁虫”,而是发展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一个好方法。我们对此做得还相当不够,切不要南辕北辙!
  原文:据去年多家报载,原副总理李岚清喜欢刻字,感觉汉字伟大,注意到电脑拼音输入给汉字带来的危机。在细心地看了他的作品展览观众留言之后,担忧有些年轻人写中文不熟练。说“提笔忘字,如果把汉字丢了,我们的文化也就中断了”。窃以为,李岚清先生的忧虑非常深刻。
    批驳:国家领导人注意到“电脑拼音输入给汉字带来的危机”,是不是真的带来危机?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因为是某位国家领导人说的话,就一哄而起!年轻人写中文不熟练,难道是“电脑拼音输入”的错?那些既不会汉语拼音,又不会电脑输入的人们又如何?所谓“提笔忘字,如果把汉字丢了,我们的文化也就中断了”,似有危机潜伏。但将“汉字危机”往“电脑拼音输入”上赖,这种“因果关系”有无道理值得分析和商榷。
  原文:《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社会调查,八成以上的人有提笔忘字,常写错别字的现象,其中54.4%本科学历以上。众多政协委员则直接称之为“汉语应用危机”。作为对上述现象、呼吁的回应,教育部年初下发了在大、中、小学恢复书法课的通知。有反应就是还有知觉,总比麻木不仁,无所作为好得多。但这还远远不够。
  批驳:据笔者所知,“提笔忘字”的现象不是现在才有的。自从中国汉字诞生以来,不要说“提笔忘字”,许许多多的人们尚不识字,那时“危机”有多重?媒体调查说,“八成以上的人有提笔忘字,常写错别字的现象,其中54.4%本科学历以上”。这样的数据是从哪里来的?我看不过是一种主观臆测。什么“八成以上”?我说“百分之百”,人人都有提笔忘字的习惯,写错别字的现象,谁敢说没有?如果没有,我们编辑出版那么多工具书是干什么用的?其实这是先期文化教育不足,后期继续学习不够造成的,并非电脑、拼音的错。如果不对症下药,或者对症下错了药,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李代桃僵,得不偿失。
  原文:一是提笔忘字、错别字、滥用同音字等,根子不仅仅是书写少。全国政协委员苏澍仕先生就指出,广东的孩子46%以上提笔忘字。中小学生的书写机会少吗?理解不精到,就是书法家,一样会写错字用错字。问题的根子在几十年来汉字认知的扭曲。
    批驳:与“54.4%本科学历以上”一样,“广东的孩子46%以上”的数据来之不易,可能也是“提笔忘字”造成的吧?忘了交待是怎么统计出来的。“提笔忘字、错别字、滥用同音字等,根子不仅仅是书写少”——开始误导了;“中小学生的书写机会少吗?理解不精到,就是书法家,一样会写错字用错字”——承认如此错厄并非只是小孩子的事;“问题的根子在几十年来汉字认知的扭曲”。作者把这种现象第一归咎于“几十年来”,那就是解放以来了;第二归咎于“汉字认知的扭曲”,那就是认识上的事了。亲爱的读者,你能认同吗?
  原文:明明知道汉字是形象表意文字,可几十年来,没人系统研究,所有中文普及教材中没有任何踪影。汉字认知陷于死记硬背的困境,依赖拼音包办。与其说是学中文,不如说是学拼音。如此严重扭曲的认知,加之电脑输入普遍采用拼音,严重削减汉字的使用空间。学子、社会因此离汉字越来越远,直接引发汉字危机势所必然。
  批驳:既然“几十年来,没人系统研究”,怎么还“明明知道汉字是形象表意文字”?就能明白汉字的来龙去脉了?难道大家先天就会?中文普及教材中满篇都是汉字和汉语,作者却说“没有任何踪影”,是不是有点夸大其辞?“汉字认知陷于死记硬背的困境,依赖拼音包办。与其说是学中文,不如说是学拼音”。古今中外“死记硬背”是学习文化知识的一种方式方法,说明人脑有记忆功能,普天下都用,怎么就往这“几十年来”扯?汉语拼音是辅助学习汉语文化的工具,怎么就“包办”了?难道学了汉语拼音,大家反倒不识字了吗?难道那些对汉语拼音一窍不通的人,反倒成了“汉字精英”了吗?——张冠李戴,假途来虢!
  如此“严重扭曲的认知”,应当加在那些“假拼济识”的人身上才对。据我了解,凡汉语拼音学得好的同学,汉字普遍学得好;汉语拼音学得不好的同学,汉字普遍学得不好——这才是真正的因果关系。
  “加之电脑输入普遍采用拼音,严重削减汉字的使用空间”。好像电脑输入普遍采用拼音,就与汉字无缘了。你以为电脑输入采用拼音,输出就都是拼音?你如果不是外行,那就是胡扯!电脑输入采用拼音,那叫“全拼输入法”,显像的是汉字,打出的也是汉字。即使你不会写、不认识的汉字,依靠汉语拼音,也能一下子打出来,怎么就“严重削减汉字的使用空间”了?我看不是削减了,而是增强了,除非你对拼音打字一窍不通!
  “学子、社会因此离汉字越来越远,直接引发汉字危机势所必然”。把这套说法,一股脑强加在“死记硬背”、“拼音包办”、“电脑输入”头上,我看有点“捉替死鬼”、“借刀杀人”的味道。任何一位既懂拼音,又会电脑的同学和同志,都不会盲目认可的罢!
  原文:拼音之所以风行,在于以音表意系统较简单。有一套音、符对应的系统。汉字是形象表意文字,自然存在一套形、意对应的系统。把这个系统理清了,汉字比拼音还要简单。就十七个基本形画和360个单字(符)。比汉语415个发音还少。其余不过是它们的上下左右组合。
  批驳:原来如此!作者否定汉语拼音的本意,是推销他自己的东西!“拼音之所以风行,在于以音表意系统较简单。有一套音、符对应的系统”。如果拼音真的“风行”,那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恐怕有一批拦路虎,拼音想“风行”也难。“以音表意系统较简单”,其实汉语拼音是以音表声,打的是拼音,输的是汉字——同音字;汉语拼音既无形,又无意,不过是反映了汉语和汉字的声音而已。而在电脑中这种声音不加语音合成软件,一般是打不出来的,所以“全拼”也不过是“哑巴”输入法之一,说其为“音、符对应的系统”还真有点高攀了。
  “汉字是形象表意文字,自然存在一套形、意对应的系统”。汉字不仅形象表意,而且形、声表意,是“音、形、义”三结合的产物。所谓“形、意对应的系统”,并非“自然存在”,那是由人来编制的。我看这个系统你永远也理不清,因为比拼音复杂得多。汉语拼音也就26个拉丁字母外加5个声调符号就够了,而你有“17个基本形画和360个单字(符)”。是26个拉丁字母加5个声调符号相互组合简单,还是17个基本形画加360个字符“上下左右组合”起来简单?即使大家经常“提笔忘字”,也不会忘了这道数学题!无论你的东西是否“比汉语415个发音还少”,那也无法证明比汉语拼音先进还落后!
  原文:据说,越南废止汉字之后,以拉丁拼音拼越语为文字。全国基本扫盲只用三个多月,可谓高效。据专家研究,只要认知8001000个常用汉字,就可以基本扫盲。如果用汉字象形涵义系统解读,举一反三,一个月可轻松认知十七形画和360个单字(符),再掌握在阅读中根据象形涵义解读生字的方法,举一反三,两个月认知600多个常用字有何难?
  批驳:不仅你的“据说”有点离谱,而且你的“专家研究”更离谱。要“基本扫盲”,只要认知800-1000个汉字,那还不是“提笔忘字”,错别字连篇?“如果用汉字象形涵义系统解读,举一反三,一个月可轻松认知十七形画和360个单字(符)”。如果你那个“系统”排列有序,我看用不着一个月,一天就够了;但是否提笔就忘,可还真难说。“再掌握在阅读中根据象形涵义解读生字的方法,举一反三,两个月认知600多个常用字有何难?”中国几千年形成的如此结构复杂的形体字,几个月就能熟练掌握,可谓神奇加神速!但有谁能够相信呢?不妨拿出来试试!
  原文:回归象形表意的根本认知汉字,可以打破死记硬背的困境,变机械记忆为形象理解记忆,使之成为大众常识,从源头上减少提笔忘字、错别字、滥用同音字的机率。当务之急的头件事,就是马上实行汉字象形涵义系统解读知识的传承、应用,使之成为大众常识,使中文教学回归根本本质。从源头上化解危机。
  批驳:汉字的学习和应用,并非像作者想象的那样简单,有什么神奇妙法一学就会。如果你确证自己的东西好学好用,大家决不会排斥。问题是不要因此而否定汉语拼音和电脑输入。难道你的东西不用上电脑吗?上了电脑还不是让人家“提笔忘字”?众多汉字输入法,包括你的“汉字象形涵义系统”,无论简单还是复杂,只要有助于汉语、汉字的学习与应用,就是好东西。但将你的东西自诩为“本质”和“源头”,却有点言过其实。须知,汉字是“音、形、义”三结合的,丢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那都是不完善的。而“提笔忘字”,可能忘的是“形”,也可能忘的是“音”,还可能忘的是“义”。无论其是得义忘形,还是得形忘义,都需要加强训练。广大学子们,为了避免“汉字危机”,还是脚踏实地多学、多练吧!




阅读:
录入:ZGXP

语网特别申明:各专栏专辑作者文责自负,对自己的作品享有完整版权,在语网的发布不影响其再版权,即作者还可另行投稿或出版。任何人均可在本站发布或转载文章,但这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来函联系。

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上一篇:不存在繁體字!

下一篇:漢字的簡略史: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点评:
 
字数(限500字,建议200字以内):
姓名: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站内查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