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教授首先漫谈大陆和台湾语言研究的不同,认为大陆语言研究注重从语言实际出发以构建某种理论,而台湾强调语言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提出指导性建议,两岸语言研究应加强互动,促进互补,语言研究不要自我局限,要打开眼界去发现其他语言的特点。
讲座中,曹教授结合实例向大家介绍了他的语言研究成果,认为“他搬家3天了”中的“3天”传统分析笼统当做补语,其实做补语是其中一个意思:“他搬家搬了3天了”;另外一个没有被仔细分析的意思是做谓语:“他搬家(这件事情已经发生)3天了”。他的独到发现启发了在场老师和学生思考。曹教授还介绍了台湾等地方的南岛语言的一些特点,发现南岛语言在句子开头,而且在其他语言不能做谓语的词在南岛语言中可以。曹教授和他的研究生还针对师生提问,探讨了台湾当下语言生活中的有趣现象,说明了他这次来湖南调查方言半个月的研究意图。
彭泽润教授在总结中,勉励同学们向曹先生学习,在平常语法现象中发现新问题,带着专业兴趣发展今后工作普遍适用的思考素质,打破专业划分狭窄的视野束缚,坚持理论和事实并重的语言研究方法。
【相关链接】曹逢甫先生是台湾彰化县人。曾经在台北建国中学、中山女高等校任教。1970年到1972年留学美国夏威夷大学。1974年至1976年又赴美国南加州大学研究语言学与语言教学,1977年8月获博士学位。1997年以来先后在台湾师范大学、辅仁大学、香港大学、美国达慕斯大学以及匹兹堡大学任教。现在在台湾清华大学语言学研究所和外语系任教。曾经担任文馨当代英汉辞典的主编工作。曹先生的学术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在语法学、语用学、言语分析、社会语言学、比较诗学、汉语方言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近年来,他对“语法化轮回”现象的研究(参看《语法化轮回的研究——以汉语鼻音尾/鼻化小称词为例》,发表在《汉语学报》 2006年 第02期)在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这次 3 人 来 湖南,从 8 月 15 日 到 21 日 准备 调查 长沙、双峰、溆浦 和 泸溪。每个 地方 调查 2 天 4 人,主要 考察 鼻化 元音 和 35 声调。目的 是 观察 汉语 方言 表示 “小” 的 词汇 语法 现象 的 历时 和 共时 变化 关系。
听众
曹逢甫演讲
彭泽润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