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我会理事长、湖南 师范 大学 彭 泽润 教授 和 我会 理事 长春 理工 大学 关 彦庆 教授 共同 主持 的 《通化 师范 学院 学报》 “语言 理论” 栏目 在 2009 年 创办 并且 出版 2 期 以后,2010 年 以来 又 出版 6 期,发表 20 篇 文章。这个 栏目 特别 欢迎 会员 和 同行 探讨 语言 理论 问题 和 教学 问题 的 论文。
6 期 主持人 的 话 如下:
■这期最有历史意义的文章是 80 多岁的著名语言学家、中国人民大学胡明扬教授对“语言理论”这个特色栏目开设的祝贺和期盼。他从历史到现实提出:要正确认识和重视语言理论在中国语言研究中的价值。■北京师范大学王庆博士的论文,回顾王力等对语言理论的重视态度,也给人启发。■通化师范学院王洪杰副教授的论文,对 20 世纪汉字规范化做了历史考察,涉及文字发展理论。不过,作者似乎把文字改革也纳入文字规范了。■东北师范大学胡雪婵研究生和胡晓研教授抓住“被X”的被动结构中“X”从及物动词向其他词类扩散带来的特殊语用现象进行分析,可以启发人们探讨语言发展理论。(关彦庆)
■南开大学博士生吕长凤的论文,从显性和隐性两个角度,专门分析汉语 3 个音节构成的词的理据,对词汇学习有应用价值。其实分析的应该是 3 个语素构成的词,但是论文具有举例性,也没有跟两个语素构成的词做特点对比分析。希望出现对一个理据类型的词做穷尽研究,并且产生理论观点的论文。■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关彦庆教授回顾了半个世纪以来,学术界对“语言学概论”课程的地位、教学、教材的研究成果,从历史角度提出了课程建设的问题。■湖南师范大学彭泽润教授等,从现实调查角度分析了“语言学概论”做为语言理论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但是,调查的范围和深度还不够。希望引发更加有深度的专门问题的教学研究论文。(彭泽润,关彦庆)
■湖南科技大学谢奇勇教授简述了双语教学的背景,认为语言学概论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必须慎重,双语教学的目标与课程本身的教学目标必须一致,进而讨论了语言学概论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原则和具体教学策略。■南京林业大学刘冬冰教授认为语言学概论课程适宜实施双语教学,从教学原则、教学管理、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两位教授的文章对我们正确认识语言学概论怎样实行双语教学有指导意义。■王洪杰等的文章运用语言理论多角度分析了“动名兼类词+双音节形容词”的结构类型。作者认为“解释清楚”是主谓结构和述补结构的兼类似乎还可以再思考,一般只说词类有兼类,对于词组只说歧义。■蔺佳影老师对《西游记》的新的和旧的两个总括范围副词“都”“皆”做比较研究很有价值。还可以从语言的系统性等理论角度加深对比解剖。“都”和“皆”到现在还在书面语中并用,其实口语中只有“都”。在《西游记》中“都”出现1022次,“皆”只出现188次,说明了不同的历史层次,还可以进一步挖掘分析。(关彦庆,彭泽润)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赵贤德副教授关于提高“语言学概论”教学质量的论述,角度全面,例子生动。但是例子如果更多来自语言学概论课程内容,对本课程教学就帮助更大。■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宿爱云讲师分析了当前汉语模仿形容词重叠性后缀产生类似结构的特殊名词的现象,很有理论价值。包括“被X”超常结构,都说明语言时髦中的怪异跟社会潮流中的怪异产生共振。这些来自事实的分析如果能够跟模因理论等现成理论结合起来提升认识,那么启发性更大。■天津师范大学谭汝为教授在北方方言中发现和深入解剖出天津方言中的特殊词语及其文化内涵,丰富了我们对语言和文化关系的认识。(彭泽润,关彦庆)
■南开大学袁明军副教授对汉语的基本单位到底是什么,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梳理,发现几乎所有语言单位都被当做过基本单位:字,语素、词、词组、小句,句子。袁博士最后选择词和小句做基本单位。这篇论文对全面了解语言的本位理论很有帮助。遗憾的是,作者没有提出“本位(基本单位)”的定义,使我们无法确认到底谁是对的。如果只是为了寻求一个语法的观察点,当然所有单位都可以做本位。但是,如果把语言的本位确定成“语言中内容和形式结合的最小(保证数量有限)又自由(保证信息有效)的单位”,那么别无选择,应该是“词”,从词出发回溯历史结构中的“语素”,建筑现实结构中的“词组”、“小句”和“句子”,至于“字”根本就没有语言单位的资格,只是书面语形式的基本单位。我们期待读者进一步讨论。■吉林大学金晓艳副教授和柳英绿教授的论文,从语篇理论角度讨论了“时间连接成份”的性质,并且完善成新定义:“表达篇章结构中两个或两个以上顺序性事件相对发生的时间。”建议在“相对”后面增加“先后”,也可以这样简化成:“表达篇章结构中多义一个的顺序性事件的时间关系。”论文还告诉我们篇章语言学还处在术语一致性不高的纷繁阶段。■吉林大学佟福奇博士生和吕明臣教授,从语言使用的语境理论分析了“吃”的动态语义,使我们对静态的语义的认识得到丰富,看到了语义的终极目标。■北京师范大学王庆博士的论文,在肯定王艾录、司富珍《汉语的语词理据》对词义理据的探索精神,但是批评了其中过度寻求理据的危险性,很值得我们深思。建议进一步从词义价值和词义理据的哲学关系,提醒人们正确挖掘和使用理论,理据只能帮助甚至误导词义(词义价值),不能代替词义,理据是死的,词义是活的。(关彦庆,彭泽润)
■华东师范大学潘文国教授、北京大学陆俭明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彭泽润教授等,关于汉语到底应该把“词”还是把“字”当做基本语言单位的现场学术辩论,在理论语言学上具有重要意义。无论辩论的哪一方占上风,针锋相对的学术观点,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语言中各级单位的价值,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语言的结构。希望能有更多的学者参与讨论。■哈尔滨师范大学陈一教授论述了汉语语法特点的认识历程,认为研究汉语的特点,可以从注重语言共性的角度,从注重语言个性的角度,从注重共性与个性并重的角度,分别发现汉语的不同特点。文章这种多角度认识,简洁的分析与述评,具有方法论意义。(关彦庆,彭泽润)
—————————————————————————
【内容导航】 |
第1页:目录
|
第2页:全国 语言 理论 研究 学术 团体 通过 国家 民政部 批准
|
第3页:北京 大学 《语言学 纲要》 2010 年 修订 出版
|
第4页:“语言 理论” 栏目 出版 6 期 发表 论文 20 篇
|
第5页:面向 规范 汉字 的《大学 书法》 出版
|
第6页:李 宇明:书法 教育 是 文化 的 巨臂
|
第7页:在 “语言 理论” 栏目 发表 的 部分 论文
|
第8页:【消息】中国 语文 现代化 学会 研讨会 即将 召开
|
第9页:【图书】赠送 图书 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