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我的方案的试教
我的方案于2002年在黑龙江省阿城市永源镇一中进行了试教,借暑假之机,用24个半天(每天2-4小时),对初中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试教,在约70多个小时时间内使学生学会了两千多新字,(约为全部新字的一半),使学生对当前一般书报(内容)基本可达了解的状态。据教者(我女儿)表示如果是整日专业教学的话,略识汉字者,一个月时间,可完整地学好全部日用新字,识字水平当高于目前高中大学水平。如果是婴幼儿的话,在他入学前基本上能掌握文字,在识字问题上中国人将不必另费时间,在取得知识的同时,文字自然就会了。如果从学制看,到大学毕业至少可较现行学制节减三――五年,终生学习,学习型社会的形成将是可能的。二十岁以内的博士将大量出现。
上述24天内学生们学会了两千多字,即每天约学100字,假如平均每天三小时,那么每小时学会了30字,即每两分钟学会一个字。两分钟会一个字似无何奇特,老汉字也能。但那是说少数,偶尔学几个字,如果是大量的和连续学,且不忘,老汉字就难了。每天假如八小时,计学240字,都是新字,老汉字能记住吗?
整理后的汉字确能记住,而且是学后除了总不使用外,一般说会终生不忘。为什么?老汉字构成方式是多样的,有的不合理,多数不合于现代音、意,同时没有必然性。整理后的汉字是根据现代音、意组成的,同时要求合理,词素化,也要求有必然性。如女字旁(意符),老汉字是表示妇女称呼的,如婶、女旁、申音。知道为婶娘的“婶”,但“申”并不只读SHEN,有时音KUEN坤,也音CHEN抻,因此缺乏必然性。从老汉字写法看,能否写为( )( )( )也难说。如嫁娶,同样难定。我的整理方案规定,每音只有一符,音不会乱,每意也都有符,意不会乱,写法有定位,也不会乱,所以它是必然的。如名词必须是左右结构,意符在左边;动词半包围,意符在中间,形容词意符在上边,音符在下。其它也都有固定写法。一切都有必然性,故不会忘。如“ ”、“好”。告诉你读姨、姊。动词“ 、 ”,形容词“ ”表示颜色,那么“ 、 、 ”你认识不?再写出几个字,请你认一认:“ 、 、 、 、 、蛛、 、 ”能否认出?声符只有349个,意符308个,五千几百字,一个月学不会?当然想熟还需要一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