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词素——字越来越少,与复音语的词越来越多适成反比。词素字越来越少,证明它仍在发展之中。即尽量淘汰非词素字,如《说文》中的大部分非词素字被淘汰了,保留在《新华字典》中的字,现在仍在逐步淘汰中。另从《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看,收字均接近五万,到《新华字典》最多不超八千五百,被淘汰的字超过现行汉字几倍,这是淘汰复义词、专义词的结果。证明汉字向词素方向发展。
科学发展了,事物繁多了,语词相应地增多,本来是理所当然的事,复音语近几十年就发展了大量语词。相反汉字却逐渐减少,而在常用字上更是如此,证明汉语和西语是不同的,证明词素语特异之处。而越来越少,证明它仍在发展之中。不单辇、笏之类的词被淘汰,而伶(演员),鲗(墨斗鱼),驹(马崽),堞(城墙垛口),堤(堤防,大坝),谓(告述)等等也在被淘汰之中,代之而来的是词素。正是由于词素语的形成,字(词素)就越来越少了,为什么字越来越少了呢?如上面的,伶、鲗、駒、堞等等被淘汰了,字数少了,被括弧中的演员、墨斗鱼、马崽等所代替,前者四个字,后者11个字,不是多了吗?前者被淘汰了,确实从汉字中去掉了,后者字虽多,但都是词素,不要新添,结果是只去不添,所以越来越少。
如按常用字看,上世纪三十年代陈鹤琴氏统计的《语体文应用字典》有字4261;王文新氏统计的《小学分级字汇研究》4297;杜佐周氏统计的民众、商人、儿童读物《常用字典研究》字数是4117。近期北京七四一工程标准字研究组统计现代文章常用字3800;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1964年版《现代必读汉字》收字3166。可见常用字越来越少。
另一方汉字的词汇,由于社会的发展却越来越多越丰富。为什么字越来越少词汇反而能多呢?假如是3000个词素(常用字)3000×3000只二音就可组成九百万词,所以语汇是丰富的,无穷尽的,汉字远未达到满负荷。
相反复音语词的数量则是越来越多。过去西方字典,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少于五万词,现在更多了。而在科学用语上,发展了很多词典、如《化学大辞典》、《物理大辞典》,历史、地理、生物等总计不下几十万词,远远高于汉字数量。外语的词是需要记忆的,它们是几十万。汉语的词素也需要记忆,它们是几千,但汉语的语汇上百万却不需记忆,中国人在这里占了便宜。这应该说是词素的功绩,能否说明汉语是先进的?
汉语词素正如化学元素一样,元素是少的,但它可以化合成无数化合物,语汇就是它的化合物,外语的词不是元素,它已是化合物,所以它不能再进行化合。新生的词只好再造了。
上面这些即是词素语的特点和形成,也是汉语向词素方向发展的明证。但词素有如下特点:
1、概括性高——所谓概括性是指它具有代表某些共性的一部分,如“树”是木本、多年生的一种植物,“山”指地面上凸出的部分的地形,它指的都是某类事物的概括部分,而不是某个具体个体。因此它就具有广泛的概括意义。它适用性广,用它可以组成很多的具体事物。再加个词素它就可以表明具体的某一部分了。所以它的概括性高、适用性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