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文公,名弘,生年不详,卒于公元前318年(周慎靓王三年)。据《史记·陈杞世家》记载:“滕、薛、驺、夏、殷、周之间封也”。另据《史记·索引》云:“殷之世,有滕伯名文者,为滕君,世系无考”。由此可知,“滕”在殷商之时已经称为方国。至于“滕”的来历,可以在《国语·晋语》的记载中得到线索:“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吉、儇 、依是也。”可以看出“滕”本为黄帝之后人。西周初年,武王克商之后,封其 异母弟叔绣于滕,爵为侯。周滕自叔绣起,传三十一世,历七百余年。直到公元前286年(周赧王二十九年),被宋国灭掉。
滕国诸君,世系名谥可谱者不多,《滕县志》载:“滕世家可谱者十余世。”《史记·陈杞世家》载:“滕、薛、驺、夏、殷周之间封也,小,不足齿列,弗论也”。一个“绝长补短方五十里”,小国,不足以论,致使滕国世系湮灭于浩瀚的历长河之中,成为千古之谜。
滕文公为战国时滕国国君,是滕国诸君中史书记载最多的国君。《古纪世本》载:“滕世系有考公糜,糜子元公弘”。《孟子》赵岐注:“考公即定公,元公即文公也。以元公行文德,故谓之文公”。滕文公于公元前325年(周显王四十四年)继承国君之位。因崇尚孟子之学,因此在《孟子》一书中留下较多记载。 公元前326年(周显王四十三年),滕文公为世子时,出使楚国,路过宋国,拜会了孟子,孟子向他阐述了人性善的道理。世子从楚国回来,又来看望孟子。孟子对他说:“世子怀疑我的话吗?其实真理只有一条。成 覸对齐景公说:‘他是男子汉大丈夫,我也是男子汉大丈夫,我为什么要畏惧他呢?’颜渊也说过:‘舜是什么样的人呢?我是什么样的人呢?一个有作为的人应该像舜那样’。现在的滕国,如果将土地截长补短,方圆将近五十公里,还是可以建成一个美好的国家的。”
公元前325年(周显王四十四年),滕定公去世,滕文公被立为国君。他对老师然友说:“我一直没忘记在宋国时,孟子同我的交谈。现在我不幸遭遇父丧,我想让你去请教孟子,然后再办理丧事。”然友便去邹向孟子讨教。孟子说:“世子能这样做很好啊!父母的丧事,本是孝子应尽心竭力的。曾子说过:“父母在世时,应该按照礼仪的规定去事奉;父母去世了,也应按照礼仪的规定去安葬、祭祀,这样就算尽了孝道了。’关于诸侯丧葬礼仪,我虽然不曾学习,但却听说过:丧礼的期限为三年,要穿着粗布孝衣,喝着粥。上自天子下至百姓,夏、商、周三代都是如此。”
然友回去后复命。滕文公决定守孝三年。但滕国的父老和朝中的百官都不同意,他们说:“历代君主都没有实行过三年之丧,现在你却要该变传统的做法,是不妥的。况且《志》中说:‘葬礼、祭礼应按照祖先的做法。’我们也应该按照前人的遗规办事。”文公无奈又找来然友说:“我不曾研究过学问,只是喜欢跑马射剑。现在国内父老和朝中百官对我的做法都很不满意,我担心对丧礼不能尽心竭力,您代我再去问问孟子吧!”孟子说:“这件事是不能求助别人的。孔子曾经说过:‘君主去世,太子要把朝政委托给宰相,自己喝着粥,伤心的面目深黑,就临孝子之位便大声痛哭,这样大小官吏就没有人敢不表示悲哀的了,这是因为太子带头做了。’居于上位的人爱好什么,那么下面的人一定更加爱好。君子的德行好象风,小人的德行如同草,风吹向何方,草就倒向何方。这件事完全取决于世子。”然友回去复命。世子居住在丧庐中五个月,此间没有发布过任何号令。朝中百官和公族都很满意,认为他懂的礼仪。举行丧礼时,四面八方的人都来观看。世子悲伤的面容,哀痛的哭泣,使所有参加丧礼的人都很满意。
滕文公继位后,向孟子请教治国的方略。孟子说:“关心老百姓的事是刻不容缓的。《诗经》云:‘白天割茅草,晚上搓绳索,赶紧修房舍,按时播五谷。’老百姓的一般情况是:有固定的产业收入的人,便有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否则,便没有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如果缺乏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就会违法犯罪。等到他们犯了罪,再加以刑罚,这等于撒下罗网陷害百姓。哪有仁爱的君主这么干的呢?所以贤明的统治者一定要为人谨慎、生活俭朴、礼贤下士,向老百姓征收恰当的赋税。阳虎说过:‘要发财就不能施行仁爱,要施行仁爱就不能发财。’夏代每户50亩地,赋税采用‘贡’法;殷代每户70亩地,赋税采用‘助’法;周代每户百亩地,赋税采用的是‘彻’法。虽然税制不同,但都是十分之一的税 。所谓‘彻’就是‘通’;所谓‘助’就是借助。龙子说:‘土地的税制,最好的是助法,最糟的是贡法。’贡法是比较几年的收成,得出一个常数。好年成粮食遍地都是,多征收一些,谈不上暴虐,但却征收的很少;坏年成所收的粮食还抵不上来年肥田的费用,但却一定要交足这个数字。作为国君,使民众终年辛勤劳苦,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供养,还要借贷补足赋税,最终使一家老小抛尸山沟。官吏有固定的田租收入,加之子孙相承的‘世禄’制度,滕国早已实行了。《诗经》云:‘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只有助法才有公田,由此看,周代也是实行助法的。”
解决了基本的生活问题,就要创办‘庠’、‘序’、‘学’、‘校’等机构来教化民众。对于乡学,夏代称‘校’,殷代称‘序’,周代称‘庠’;国家设立的大学,三代都称为‘学’。但是,不管乡学还是大学,都是为了阐明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和行为规范的。滕文公按照孟子“行善教”的主张创办了学校教化民众。
滕文公又让毕战向孟子请教井田制。孟子说:“您的君主要施行仁政,选用您来向我咨询,您可要圆满地完成使命!实行仁政一定要从规划地界开始,地界划分不好,井田的大小就不均衡,作为官吏俸禄的田租收入也不会公平,所以暴虐的君主和贪官污吏将地界搞的混乱不清。地界划分正确,给百姓分配的田地,制定的俸禄就可以决定了。滕国的土地狭窄,但也有官吏和民众。我建议在郊野实行九分之一的助法,在城市实行十分之一的贡法。公卿以下的官吏一定要分配50亩供祭祀用的圭田,剩余劳力每人再配给25亩。死葬和搬迁都不背井离乡,耕种同一井田的,出入能相互友爱,防御盗贼能相互帮助,有疾病时能相互照料,那么,百姓就能相亲相爱,和睦共处了。每平方公里为一个井田,每一个井田共900亩,中间100亩是公田,另外800亩分给8家,这八家共同耕种公田。这是官吏和百姓的区别。这只是井田制的大概情况,至于如何完善之,则要靠您的君主和您们自己了。”
研究神农氏学说的农家学者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登门拜见滕文公,说:“我这个从远方来的人,听说您要推行仁政,希望给我安排一个住处,做您的百姓。”滕文公给了他一所房屋。陈良的门徒陈相与其弟陈辛也背着农具从宋国来到滕国,对滕文公说:“听说您要实行圣人之政,看来您也是圣人了,我们愿做圣人的子民。”
公元前324年(周显王四十五年),孟子从邹来到滕国,登门拜见滕文公,滕文公在上宫馆接待了孟子。滕文公向孟子请教治国的方法说:“我们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处于齐楚两大国之间,我们是事奉齐国好呢?还是事奉楚国好呢?”孟子回答说:“这个问题不是我的能力所能解决的,如果让我发表见解,那么只有一个办法,深挖护城河,加固城墙,同百姓一块守卫,百姓至死也不会离开,保卫国家则就办到了。”滕文公问到:“齐国人准备加固薛地的城池,对滕国形成了威胁,我非常惶恐,应该怎么办才好?”孟子答道:“从前周代的祖先太王从邠地迁居于岐山脚下,并不是精心选择而采取的办法,而是由于狄人的侵犯,迫不得已。如果一个国君能积极推行仁政,即使本人无所成就,他的子孙后代也一定会创立帝业,品德卓越的君子建功立业并传给子孙,是为了一代代继承下去。能否成功,则要看天意了。您对待齐国也只有施行仁政这一条路了。”滕文公又问到:“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竭力去事奉大国,仍不能逃脱祸患,应该怎么办才好!”孟子答到:“过去太王居邠地,狄人犯他,太王便用皮裘和丝绢去敬奉他们,不能免于祸患;太王又用佳犬好马去敬奉他们,狄人依然如故;太王又用珠玉去敬奉他们,还是不能免除祸难。太王召集国中长老,对他们说:‘狄人朝思暮想的无非是我们的土地,我听说德行高尚的君子绝不会用养人之物去贻害于人,我打算离开这里,以使你们解脱,你们也不必担心没有君王。’太王迁离邠地,在岐山脚下定居下来。邠地的百姓纷纷说:‘太王真是一位仁爱的人,我们不能失去他。’随他而去的人象赶集市一般踊跃。但是也有人说:‘国土是祖先留下来让我们世代相守的基业,我们是不可以自作主张舍弃的,要至死也不能离去。’以上两条路,您可以自己选择。”
滕文公按照孟子“政在得民的”主张,效法先王,施行善政,实行善教,政绩卓著,名声大振。楚国、宋国等国的人,也都慕名纷纷来到滕国定居。滕文公任政期间,滕国人丁兴旺,国富民强,“卓然于泗上十二诸侯之上”。滕文公因此博得一个“贤君”的美称,滕国也被誉为行圣人之道的“善国”。
居于滕国故城内东北隅的文公台,就是为纪念滕文公而建造的,“善国路”、“善国门”、“滕文公祠”等文物古迹,也都同纪念滕文公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