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麟 的搜索结果
 *儒家经典的时代观     (2014-10-08)

這篇文章的標題我用 “儒家經典” 而不是 “儒家文化” ,因為 “經典” 著重於先知們本身傳授的話語和理念,而 “文化” 則帶有較多在歷史過程中因政策和社會運作需要,添加的附加文化。譬如在2002 年,UCLA Asian Pacific Monograph Series 出版的 《Rethinking Confucianism》書中提到東方女子裹小腳和大男人主義的社會,這都不是我想要討論的問題。我特別介紹了孔子對於中國教育制度的啟發和對漢字媒體化發展的影響,以及韓非的德法相輔論。

 *书同文的真谛     (2013-10-23)
近來中國大陸的學者們,為了中華文化的復興,忙於國內國外奔走及舉辦書同文研討會。聚集了兩岸三地及國際間,對中華文化及文字有素養的學者們,討論如何重建漢字的功能與價值。這是一個令全世界華人欣慰的大事。同時中國十三億同胞,可以從漢語拼音化坎坷的路中走了出來,重新回到民族文化的懷裏。我近來常注意網絡上,有關中華文化和文字動態的信息,使我產生了不少的期待和感想。我希望能將我的關心和感想,與讀者們分享。我把它分成幾個不同的層次,做個簡短的討論。
 *儒家文化的现代观     (2013-08-25)
中國在過去的三十年中,從一貧如洗的困境中,發展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並且成功的完成了太空倉連接運行的尖端科技任務。最近神州十號太空倉,經過了十五天太空航行後,於二零一三年,六月二十五日,北京時間早晨八點,成功返航,在內蒙古著陸,向世界展現了中國人的智慧與毅力。今天在世界華人媒體上,常看到“中美超級強國”的稱呼,真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氣魄。
 *汉字在亚洲各国的现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亚洲儒家文化共同体     (2013-08-25)
漢字的魅力出於兩個因素:一,因為它是寫形意的文字,文字的本身,具有結構和哲學意義的美。就拿“意”和“義”兩個字來說吧。“意”是由“音”和“心”組成的,只要稍加理解這個字的結構,就可領悟到它含有心聲的哲學意義。“義”是由“羊”和“我”構成的,羊是用來祭奠的動物,表示“我”在祭物前呈上我的忠心和願望的含意。二,漢字有超越語言障礙的功能。漢字是世界上除了術學符號和音樂符號之外,唯一可超越語言障礙的文字。這個文字曾在過去兩千多年人類的歷史中,創造過非常輝煌的文學、藝術,以及社會運作功能的偉大成就。
 *由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到对中国汉字改革的反思     (2013-02-01)
當莫言被宣佈為二零一二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時,兩岸三地以及全世界華人都感到十分的興奮,因為這是全世界對中國近代文學創作的肯定。可是回觀近百年來,中國文字改革坎坷的路程,對莫言的諾貝爾文學獎,可有以下兩種不同的解讀。(1)莫言的諾貝爾文學獎得利於簡體字,因為有了簡體字,莫言才脫離了中國文盲的族群,有機會成為一位作家,得到了世界文學最高的殊榮。(2) 由於莫言本身的智慧,創造力和毅力,使他在一個極端貧困和人性被扭曲的環境裏,能以他赤子之心的心態,高度的領悟力和創造力,不受文字形式的局限,他的故事仍能發揮普世的價值觀,正如同青藏鐵路的工程師們,能夠在極端惡劣的種種條件下,完成了舉世矚目的高原鐵路一樣。
 *汉字:中华文化的基石 (修改版)     (2011-03-25)
二零零六年,有鑒於對當今在華人世界裏使用漢字亂象的憂慮,我寫了-篇試圖喚起華人,維護中華文化的文章,發表在我個人的布落格(blog)上,及語言文字網站上。事後我發現,有不少華人,尤其是中國大陸的有識之士及學者們,對當前漢字的處境,同樣感到十分憂心。二零零八年,在大陸全國政協會議上,由郁均劍,宋祖英,黃宏,關牧村等21位文藝界政協委員,聯名遞交了一分恢復傳統漢字的提案。建議在小學課程裏,增設繁體字(正體字)教育。一時引起大陸社會上對此提案的許多討論。對此提案持反對態度的是一般民眾,或是對正體漢字知識不深的文化人士,他們認為用了幾十年的簡體字,為什麼要改,增加孩子們的負擔,此提案是多此一舉。而大力支持的,則是文藝界及學術界,對中華文化有素養的專業人士。他們抱著憂國憂民的心情,認為此一提案不僅是對恢復漢字應有的價值與工能,在積重難反的當前,給了一劑強心針,並且對中華文化的傳承,與未來社會的良性發展,以及民族間的共識與凝聚力,都有決定性的作用。“中華文化”真正的含義到底是什麼? 它不只是殷商的甲骨文,秦朝的兵馬俑,漢朝的金縷玉衣,及過元宵節和逛孔廟,更重要的是傳承的無數先人的文獻和經歷,從那裏面所提煉出的,人生的價值觀,是非善惡的定義,處人處事應有的承諾與態度,以及個人對國家,對社會,以及對世界應有的責任感和理想。不幸此提案未被教育當局採納。教育部長周濟說“我們國家的基本政策,就是要使用規範字(簡體字),就是要推廣普通話,這是一個基本要求” 。我無意對周部長的決策做任何評論,但是我仍試圖以一個普世的價值觀進一步來討論一下漢字對“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的傳承、認同,以及發展的影響。
首页 | 前页 | 后页 | 尾页分页 1/1  [1]  
新闻搜索: